Sony單眼相機 – 你都拍RAW檔嗎? 也許大錯特錯喔! (第2頁) – 相機討論區 – Mobile01

RAW在未解碼之前,它只是RGB單一數位訊號值的矩陣集合,不具視覺意義,當然”看不到”。

相機設定RAW也可以預覽,但那個所謂的RAW預覽,是相機裡預設的解碼程式。以相機預設值+你的調控設定所做出來的jpg檔案。所以使用者”看到RAW”,其實還是jpg—相機影像處理引擎或韌體做出來的。

通常RAW存檔之後,檔案本身就內嵌一個jpg縮圖,這縮圖夾存在RAW檔內,為的就是”預覽”。它是誰製造出來的?不需解釋吧?

所以有部分圖片瀏覽軟體,宣稱”能看所有RAW檔”,事實上,它就是秀出那張內附預覽圖而已,不是1:1真的能解碼所有RAW裡的全像素。

自家的相機該怎麼除燥最佳?加上使用者的調整參數,內設專用模組所解出來的全像素jpg,當然比甚麼附加設定、甚麼除燥演算都不管的第三方軟體好很多。LR或PS的ACR就是這樣,保留相機存檔時的原始,不添加任何調整(他們也看不懂各家RAW裡所附調控參數)。所以一切的後製,都失去原廠最佳化調整的支援,完全由使用者自理、自己手動去調整。

用LR去解RAW,與原廠的相較,初一開啟視覺上感覺遜色,這很正常,但保留可調整的彈性範圍卻也最大,需要花時間學習與熟練,才能有較遂己意的成果。所以這就看人需求、也看人用了,難斷言必然好壞。

RAW在未解碼之前,它只是RGB單一數位訊號值的矩陣集合,不具視覺意義,當然”看不到”。相機設定RAW也可以預覽,但那個所謂的RAW預覽,是相機裡預設的解碼程式。以相機預設值+你的調控設定所做出來的jpg檔案。所以使用者”看到RAW”,其實還是jpg—相機影像處理引擎或韌體做出來的。通常RAW存檔之後,檔案本身就內嵌一個jpg縮圖,這縮圖夾存在RAW檔內,為的就是”預覽”。它是誰製造出來的?不需解釋吧?所以有部分圖片瀏覽軟體,宣稱”能看所有RAW檔”,事實上,它就是秀出那張內附預覽圖而已,不是1:1真的能解碼所有RAW裡的全像素。自家的相機該怎麼除燥最佳?加上使用者的調整參數,內設專用模組所解出來的全像素jpg,當然比甚麼附加設定、甚麼除燥演算都不管的第三方軟體好很多。LR或PS的ACR就是這樣,保留相機存檔時的原始,不添加任何調整(他們也看不懂各家RAW裡所附調控參數)。所以一切的後製,都失去原廠最佳化調整的支援,完全由使用者自理、自己手動去調整。用LR去解RAW,與原廠的相較,初一開啟視覺上感覺遜色,這很正常,但保留可調整的彈性範圍卻也最大,需要花時間學習與熟練,才能有較遂己意的成果。所以這就看人需求、也看人用了,難斷言必然好壞。

來源: Sony單眼相機 – 你都拍RAW檔嗎? 也許大錯特錯喔! (第2頁) – 相機討論區 – Mobile01

那個是檔案內嵌的預覽圖像,不是檔案本身。

raw檔不是圖像,只有訊號,沒有解檔軟體把訊號解釋成圖像的話,什麼都看不到,也無從比較。
不管是相機直出的jpeg檔,或是lightroom解出的圖檔,都是來自同一個raw訊號。這個訊號是圖檔的基礎,不會也不能被改變,只能另外儲存變體。

訊號可以正向解得清晰鮮明,也可以反向解得復古,解得粗糙,解得模糊。還有另一種可能是壓縮成圖檔的品質,相機可以設定,raw檔軟體也可以設定。

如果真的解出來的圖檔有差異,那問題可能是出在解檔軟體的品質。sony相機以IDC軟體為基礎,lightroom是從ACR來的,也有些人會覺得Capture one的解圖品質會比較好。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一般人的解檔技術並不如專家預設在相機裡的風格檔,所以自己用解檔軟體解不出正常照片的狀態,這也是很合理的現象。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4912025&p=3#61536734

RAW檔就是感光之後直接存下來的檔,相機直接用內部的軟體加上CPU去演算可得出JPG,因為相機內的軟體有針對自身的RAW做最佳化,所以轉出來的JPG畫質當然是比較討喜,接近大眾市場可以接受的成品。

比較便宜的相機因為內部附帶的CPU和軟體比較低階,轉出來的畫質也會比較差。

有時候相機公司為了分隔市場,會有低、中、高價位的機身,除了對焦速度、防手震這些零件等級不同之外,最大差別就在CPU的價錢不同,而感光元件卻是同一個,如果你是買最低價位的機身拍出來的JPG去對比電腦軟體轉出來的JPG你就會很有感覺到差異。

但是如果你買了高階機身,不如就好好利用機身內部的CPU去演算JPG。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4912025&p=5#61537527

金門蠣鴴繁殖抱卵
↑↑↑↑
SONY用戶可以看一下金門安頭哥拍的風景照及飛羽照片,飛羽照很多都是用α77 II拍的,安頭哥是拍飛羽的高手 : )

我覺得開版大應該是誤會你的拍鳥大師朋友給你的觀念,不然正常拍飛羽的用戶不會說出這種烏龍話

拍鳥的前置作業很重要,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所有攝影前置作業沒有不重要的

合適的光圈值來控制景深 – 光圈太大,距離一近景深變淺就沒辦法做比較多的細節保留

合適的相機高iso值來取捨要保留細節的程度 – 有時候為了拍攝飛行版,不得已要提高iso值來拉高快門速度,要了解自己相機的極限在哪裡,過高的iso值除了jpeg直出的細節會損失很多,在後製上面也會比較難處理細節的部份

更重要的是 ———- 前置做的好,後製沒煩惱

前置曝光正確,後製的幅度可以減少很多,因為調的幅度大,也容易出現色階斷層或是顏色不自然,這個代表對相機不熟悉也不夠專業,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如果前置作業做的好,曝光正確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做小幅度的調整,讓相片的品質更好,前提是必須夠了解你手上的影像編輯軟體,不然再怎麼後製只會愈弄愈糟糕。

好的前置 + 好的後製 > 只有好的前置直出jpeg照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4912025&p=6#6153782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