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澄清:iOS 10 用戶並不能真的刪除原生 App | TechNews 科技新報

Phil Schiller 和 Craig Federighi 分別是蘋果的資深行銷副總裁以及軟體工程副總裁。兩人談到 iOS 10 Beta 可以經由刪除第三方 App 的程序移除原生 App 時(長按 App Icon,等 App 發抖後再按「叉叉」圖樣),表示用戶其實不能刪除原生 App,只能刪除留在上面的使用者資料。換言之,這些表面上像是被刪除的原生 App,其實只是被 iOS 10 隱藏起來。

此外,由於蘋果也在 App Store 上架了這些可隱藏的原生 App,一度讓人以為既是要讓用戶能在刪除後重新下載回來,也是蘋果將會針對這些 App 獨立優化,不再綁定 iOS 的更新時程,不過 Phil Schiller 也表示,這些原生 App 目前依然只會跟著 iOS 更新,而不會有獨立的變更。

Phil Schiller 和 Craig Federighi 也談到 iOS 10 的一些大改變,例如開放 SiriKit 給開發者,讓日後 Siri 支援的範圍將包括第三方 App 的語音或視訊通話、訊息傳送、支付、尋找照片、叫車,以及安排體能訓練。而對於此項改變,蘋果高層給出的理由是因為 Siri 是回應並了解用戶要求的最好工具,例如購買東西或傳送訊息,因此蘋果特別專注在這類 App 的整合。

來源: 蘋果澄清:iOS 10 用戶並不能真的刪除原生 App | TechNews 科技新報

(1) John Smith – Apple 這次發表會最大的重點,竟然完全沒有在 Keynote 被提及。 大家很清楚在 HFS+…

Apple 這次發表會最大的重點,竟然完全沒有在 Keynote 被提及。

大家很清楚在 HFS+ 系統中有許多硬傷,可是多年來 Apple 從未公開的試圖改善這個問題。在 macOS Sierra 10.12 中 Apple 終於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檔案系統架構:Apple File System(APFS),當中有許多功能引自 ZFS。

APFS 支援 64-bit inode,讓時間戳記從 HFS+ 的 1 秒鐘精密度擴增到 1 奈秒。這讓 Atomicity(即硬碟讀寫動作最小不可分割的單位)能夠被正確的實踐,正確的紀錄所有步驟讀寫的順序。「copy-on-write」中繼資料來實踐崩潰保護:所有資料在進行處理時即時同步中繼資料,在任務被異常中斷(如:斷電)時仍能正確的識別先前的動作中狀態。

原生支援 Sparse file、TRIM、可延展性區塊分配(讓大容量硬碟在進行配置時可以隨過程變動配置設定,不必於初始化時等待系統提供所有必須的對應資料)且改用 SMB 分享取代原來的 AFP(AFP 不支援 APFS)。

更重要的,APFS 原生支援硬碟加密,不需要依賴 File Vault。加密除了原先的無加密和單一密鑰加密之外,更支援了單檔單密鑰的加密形式:一般檔案使用一組密鑰,而中繼資料使用另一組密鑰,並視硬體支援 AES-XTS 和 AES-CBC 加密。「寫入凝聚」集合多個短而無一致性的磁碟寫入動作成一個連續且長的寫入指令,大幅增加企業大型磁碟陣列的使用效率。

快速資料夾容量識別讓系統能更快速的取得資料夾內容所使用的磁碟空間。「區塊快照」讓變動的區塊成為一個唯讀的快照區域,可以追溯回任意時間點,改善目前 Time Machine 依賴硬性系統連結的缺陷。「快照拷貝」讓使用者複製快照區塊產生鏡像,且不必等待檔案複製完成,直接進行寫入變更,變動的部分將另外使用其他區塊來記錄差異值,讓全磁碟 Revision 管理變成可能。「空間共享」讓使用者可以即時合併兩個磁碟的空間,不再需要重新劃分邏輯分割區。

不過由於目前 APFS 還在非常初期的階段,系統目前並不支援將 APFS 格式的磁碟設定為啟動磁碟、設定為 Time Machine、Fusion Drive 或是使用 File Vault 加密功能,且無法關閉大小寫區別功能。

詳細可參考官方文件:https://developer.apple.com/…/Introducti…/Introduction.html…

來源: (1) John Smith – Apple 這次發表會最大的重點,竟然完全沒有在 Keynote 被提及。 大家很清楚在 H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