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直銷、老鼠會有什麼不同?  犀利剖析傳銷的可怕陷阱…

有趣的是,在一些國家,傳銷是非法的刑事罪
真正要講,台灣人對直傳銷的概念是混淆的

(1)直銷:
沒有下線銷售跟入會抽成才能稱作直銷,會員收入就是售價跟進貨價的差價,只要有介紹費跟下線抽成,就是假直銷真傳銷歐!

(2)傳銷:
可以抽取入會介紹費跟下線佣金抽成的,就一定是傳銷或老鼠會,如果他們跟你講直銷一定是騙,自我介紹都在騙一定從頭到尾都在騙,傳銷跟老鼠會特徵是很熱愛『上課』,而且上課內容跟邪教幾乎無異,傳銷在中國已經是非法的,但是在台灣香港合法….

周布雅
23 小時前 ·
有趣的是,在一些國家,傳銷是非法的刑事罪
真正要講,台灣人對直傳銷的概念是混淆的

(1)直銷:
沒有下線銷售跟入會抽成才能稱作直銷,會員收入就是售價跟進貨價的差價,只要有介紹費跟下線抽成,就是假直銷真傳銷歐!

(2)傳銷:
可以抽取入會介紹費跟下線佣金抽成的,就一定是傳銷或老鼠會,如果他們跟你講直銷一定是騙,自我介紹都在騙一定從頭到尾都在騙,傳銷跟老鼠會特徵是很熱愛『上課』,而且上課內容跟邪教幾乎無異,傳銷在中國已經是非法的,但是在台灣香港合法

(3)金字塔式銷售/壓層次傳銷/老鼠會:

不以銷售商品為目的,沒有商品或只有很劣質的商品,完全以入會介紹佣金為收入的模式,台灣直銷界有句話『只要有心賣彈珠都能開直銷公司』講的其實就是這種,它是一種標準龐式騙局,在任何國家都是非法,連在其起源地美國都是刑事罪

=======

很多傳銷公司雖然登記是傳銷,看起來也是傳銷沒錯,可是卻用老鼠會模式經營,連美國也不斷有此類糾紛,在台灣,一半以上自稱傳銷的公司,其實都頗有符合老鼠會的嫌疑
傳銷跟老鼠會的社會傷害性在於

1:因為99%的從業人員是無法在上面獲利的,所以它其實是一種非生產性的商業活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可以在裡面賺到錢,其他九成九的人只是在浪費他們人生跟社會生產力

2:就算有賺到錢的人,他們收入主要來自沒賺到錢的那99%,可是那99%就是因為需要收入才會加入的啊,所以這是一個剝削貧窮者的制度,它們不是靠從有餘者身上賺取財富,而是把貧窮者身上最後一點也拿走,它們製造大量債務跟呆帳,把沒賺到錢的絕大多數會員吸乾以後丟棄,製造大量銀行呆帳、債務人,為此自殺者全世界都為數眾多,每次有大規模的傳銷或老鼠會公司倒閉,都會連帶造成金融壞賬風暴,它是潛在的金融炸彈

3:我覺得最糟糕的,它們的『上課』內容與邪教無異,可是它們要維持會員就必需不停的開課找更多人去『上課』,那些課程聽多了無論有無加入該組織,思想價值觀都會被扭曲,有加入直傳銷的親戚朋友就知道我在說什麼,反正跟邪教徒一樣變成你無法溝通也聽不懂他在講什麼的人,而且直到當事人清醒為止都會失去社會生產力

========
你恨誰想要報復,你就帶他去上課,就對了

https://www.facebook.com/simonbuya/posts/1672288649448579

每人拉5個下線,重複13次會超過地球總人口、99%人會虧錢…非法傳銷不告訴你的真相!!!

合法直銷和非法傳銷之間模糊的界限使一些企業鑽了空子。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關於「多層次營銷」(multilevel marketing)的網頁上花大篇幅區分這兩個概念,稱如果通過多層次營銷賺的錢是基於發展的人員和他們的銷售額,這可能就是被稱為「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的非法傳銷。美國反傳銷專家羅伯特·菲茨帕特里克(Robert FitzPatrick)在2013年接受CNBC採訪…

合法直銷和非法傳銷之間模糊的界限使一些企業鑽了空子。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關於「多層次營銷」(multilevel marketing)的網頁上花大篇幅區分這兩個概念,稱如果通過多層次營銷賺的錢是基於發展的人員和他們的銷售額,這可能就是被稱為「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的非法傳銷。美國反傳銷專家羅伯特·菲茨帕特里克(Robert FitzPatrick)在2013年接受CNBC採訪時曾表示,僅在數學層面,如果傳銷組織裡的每個人被要求發展5個新成員,每個新成員再發展5人,只要重複13次,就會超過地球的總人口。因此這在本質上不可持續,尤其是處於底層的大多數人不可能獲利。

FTC網站上公佈的一份針對350家多層次營銷企業的研究報告稱,99%參與多層次營銷的人面臨虧損。菲茨帕特里克也表示,消費者每年因傳銷損失超過100億美元,許多人耗盡了畢生儲蓄,債務纏身…

來源: 美国式“传销”:以成功学吸引乡村妇女,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_澎湃国际_澎湃新闻-The Paper

《醒醒吧!傳銷難民們》

來源: (2) 林育詩 – 本來想寫一篇文章《醒醒吧!傳銷難民們》,但寫一寫又不想寫了,就直接把寫好的部分PO出來吧。…

 

 

本來想寫一篇文章《醒醒吧!傳銷難民們》,但寫一寫又不想寫了,就直接把寫好的部分PO出來吧。
再強調一次,我完全沒有意思要當什麼正義之聲或救世主之類的,我只是很單純的做我常做的事:陳述事實。至於那些被騙的,我真的只能說:「你活該」。
傳銷難民,一個近幾年在中國掘起的名詞。指的是那些參加過一個又一個傳銷騙局,導致自己身敗名裂、身無分文的族群。這個族群因為見識過那些賺大錢、賺快錢的成功案例,所以在本能的價值觀上,總期待著某天奇蹟會降臨在自己身上,進而一步登天,以至於根本無法回到一般的工作職場,只能成為流離失所的傳銷難民,然後一天到晚去聽新的項目,期待自己某一天能麻雀變鳳凰般的大翻身。
MLM(Multi Level Marketing),不管叫多層次傳銷、資金盤、老鼠會….或者不管你怎麼稱呼它,基本上這種需要靠拉下線來經營的模式,大略分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正規的傳銷公司,諸如安麗、如新、賀寶芙…等等,此類公司大多是美商。這類公司算是最正規的傳銷公司,經營者的獲利來自於銷售產品所創造的利潤。
舉例來說,一瓶售價100元的洗髮精,真實的成本可能10元,而90元的毛利中,公司撥出50~60元的利潤,給你、你的上線、上上線、上上上線…,按照公司設計的制度來瓜分。所以理論上,這類公司是可以永續經營的,因為「不會發爆」。
所以我們看到諸如安麗這些老字號的傳銷公司,都已經存活了二、三十年。只是這類公司的經營者,基本上就是10~20%的人賺錢,80~90%的人賠錢。而這些金字塔頂端的成功者,就成了這些中下層的追逐目標。

而要在這類公司中,成為那少數的成功者,「加入的早」絕對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是您的業務能力以及個人魅力。也就是說,財務自由、被動收入這些美好的夢,是在畫給那些輸家看的。真正在傳銷領域的贏家,付出的時間和努力,絕對不會輸給任何的業務工作、甚至任何的中小企業老闆。這種人基本上做任何業務工作都會成功,如果還想了解的更仔細,可參考我發表過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aiolex/posts/10206097051203574
第二大類是所謂的資金盤,但這裡要先釐清一點,很多人會把第一大類統稱為「產品盤」,第二大類統稱為「資金盤」,這是大錯特錯的。我們這裡所歸類的資金盤,並不是以「有沒有產品」來作區分,而是以「會不會發爆」來作區分。也就是說,資金盤也可能是有產品的。以這個行業的行話來說,區分的標準應該是overpay or not?也就是payout的比率是否超過100%?
overpay在台灣業界的說詞,就是「獎金發爆」。公司入了100元的新業績,卻要負擔200元的獎金撥出,就是overpay。但是在公司收進100元,跟付出200元的中間,會有一個時間差,而如果這段時間差裡,有另一筆新的業績進來,那這段時間差的payout就safe。就是所謂的「後金補前金」,也就是龐氏騙局的原理。
而不斷的把時間差以及會員的規模拉大、拉久,就是俗稱的「控盤」。控盤控的好的,可以把這個龐式騙局玩好幾年都沒問題。但一般來說,此類資金盤的壽命大約是半年到兩年,運氣好一點跟控盤好一點的,或許會超過兩年,但不多就是了。
簡言之,overpay的資金盤,爆掉是遲早的事。例如我整體的payout是200%,那公司手中收了一億,表示欠舊會員欠了兩億;如果公司手中收了10億,表示欠舊會員欠了20億。可想而知,當新會員加入的速度開始慢於這個獎金payout的時間差時,就是關盤的時候了。
這類的資金盤在近幾年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用「靜態收入」來包裝。什麼是靜態收入呢?簡單說就是你什麼都不用做,即使沒有創造新業績,你還是可以定期領到收入,有點像銀行利息的概念。但可想而知,你貪圖它的利,它就貪圖你的本囉。
靜態收入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為什麼?因為人性。人都想不勞而獲,所以各種以靜態收入為主題的項目如雨後春筍的冒出,從一個月2%、10%、30%,到一個月100%的都有。但靜態收入給的越高,項目的壽命也就越短,因為從正規傳銷公司的角度來說,靜態收入等於是在養懶人,也就是沒有創造新業績的懶人,我還是要付他固定的payout,這在財務上會是非常非常沉重的壓力。
而傳銷難民們,多半都已經處於一種走投無路的窘境,因此遇到此類看似可以快速回本、快速賺錢的項目時,是不會有任何的理智判斷的,他們只會問:「這個盤開始多久了?」也就是說,其實他們內心深處,早已經放棄自己的靈魂,只求在這可能是最後一把的孤注一擲中,不要又當到最後一隻老鼠。
第三大類是比第二大類都還粗糙的,行話稱之為「傻盤」。這種盤往往是一個完全不符合邏輯的主題,再搭配一個也許overpay也許不overpay的制度,就開始跑了,也稱做「小孩子起盤」。
這類的盤專吸兩種人,一種是投機心態的傳銷難民,一種就是傻B。而這種項目的最大特色往往是「低門檻」,100美金左右就可以起投。這種盤的規模通常不會做到很大,平均大約3~6個月的壽命就會結束。但好笑的是,參加這種盤而賠錢的人,心態也越來越好,他們不會說公司騙錢或吸金什麼的,他們只會拍拍自己的大腿,「哎呀,這次來晚了,下次一定要早點!」
你是不是也每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堆名詞:

偷跑、內排、卡位、先機……八拉八拉
總之,醒醒吧,傳銷難民們,MLM這個行業,只分三種人:

造夢的人、賣夢的人、買夢的人。
差別只在於,你是那一種?
另外,我們還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這個行業絕對不會消失,因為這個行業所賣的東西,其實就是人性。而人性是什麼?無非就是「貪婪」和「無知」,而我們可以非常確定的是,人們「貪婪」和「無知」的本性不可能消失,所以這個行業也不會消失。

只是,下次的你想要站在什麼位置?
如同我在拙作《金融大騙局》中再三強調的:

所有的金錢遊戲,決勝的關鍵,絕對不是你對財報的分析有多透徹、對技術線形的研究有多徹底、使用的工具或程式有多神奇,更不是整天在那邊鑽研一堆蠅頭小利的旁門左道,而是你離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有多近,這也才是金融市場真正永遠不敗的致勝之道。

而對於一般的散戶投資人,我也講過幾百次,遇到任何的「投資」機會(如果你硬要稱之為「投資」的話),請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這個「投資」機會的獲利模式,是否合理?

二、你的錢是不是真的被拿去做這件事?

三、這麼好康的事憑什麼輪到你?

基本上,第一點大概就可以篩選掉90%以上的項目了,但這些項目往往還是可以騙到大把大把的傻子。所以再次驗證了我說過的一句話:「老百姓的平均智商,遠遠低過你我的想像。」
然後,第二點是比較難驗證的,因為多半的情況,你都只是個外部人,並不是遊戲規則的核心制定圈。但我可以斬釘截鐵的告訴你,有高達99.99999%的機率,你的錢並沒有被拿去做該投資項目所宣稱的事,儘管它包裝的再漂亮,拿出再多的數據或證明,那全部都是假的!是的,全部!
所以,光前兩點,幾乎可以篩選掉99.99999%以上的「投資」機會了。
然後第三點是最難的,就是你必須承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所處的位置。你真以為那種好的不可思議的投資機會會輪到你?別傻了,你還差的遠!

如果用飲食來比喻台灣的投資人:

他們總是想吃麥當勞,你苦口婆心跟他們說麥當勞有害健康,推薦他們吃有機蔬果,他們會說你這個又貴又難吃的有機蔬果是騙人的,他們就是要便宜美味又快速的麥當勞。

而如果你繼續堅持不給他們麥當勞,他們最後也不會聽你的話吃有機蔬果,而是去隔壁吃肯德基。
所以,死不完、賠不怕、教不會、講不聽,就是台灣散戶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