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消失了,但讀者是永恆的,我想文字工作者的生存之道,就是善用各種新舊媒體平台和社交工具,每天時刻努力拉近和讀者的距離

……..日本陷入出版景氣低迷的困境,文字工作者的前途看似一片黯淡,但是對我來說反而有機會去思考自己的生存之道。隨著網路媒體的迅速成長,發表文章的場所增加了,而且我也可以隨時在中文的網路平台上發表文章。我之前在報社時,每篇投稿都要一一取得公司的許可,因為覺得麻煩,所以有很多文章就暫時擱置下來,現在取得自由身之後,就少了這一層顧慮,想寫就寫,真是一大痛快。

也許出版社的經營陷入轉型危機,也許紙本雜誌哪一天會完全消失,但是讀者一直都存在,在世界角落某個地方期待著我們的文章。我認為人類是透過閱讀而生存的生物,因此有讀者的地方,就有我的工作使命。即使在紙本媒體上的曝光率減少了,但是透過急速增加的新型網路平台,就不乏發光發熱的機會。

當然,原稿的書寫方式和字數等都會有所變化,要跟得上這樣的時代潮流,才不會被淘汰。雜誌消失了,但讀者是永恆的,我想文字工作者的生存之道,就是善用各種新舊媒體平台和社交工具,每天時刻努力拉近和讀者的距離。現在就我個人來說,已不受任何組織體制的綑綁,能夠更自由地透過不同的媒體,在維持原稿品質的前提下,跟大家分享我的所見所感。有很多事仍然可以做的。…

也許出版社的經營陷入轉型危機,也許紙本雜誌哪一天會完全消失,但是讀者一直都存在,在世界角落某個地方期待著我們的文章。我認為人類是透過閱讀而生存的生物,因此有讀者的地方,就有我的工作使命。

來源: 野島剛/文字工作者的悲哀和希望

陳穎青 – 台灣出版業最大的困境不是折扣戰,而是台灣本土作品衝上排行榜的數量太低,放眼榜上大部分都是外來引進的翻譯書。  …

來源: 陳穎青 – 台灣出版業最大的困境不是折扣戰,而是台灣本土作品衝上排行榜的數量太低,放眼榜上大部分都是外來引進的翻譯書。  …

慘!出書年版稅不到10元 全國1年100家書店消失 | 要聞 | 即時 | 聯合新聞網

大多數人都把時間拿去滑手機了,沒時間看書。就算每本書都由政府補助打三折、打五折,會買的還是會買,一天到晚滑手機的還是在那邊滑手機、看劇。

就算破壞市場自由機制強制每本書都只能原價賣、不准打折… 最大問題還是沒解決啊…

來源: 慘!出書年版稅不到10元 全國1年100家書店消失 | 要聞 | 即時 | 聯合新聞網